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关系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深刻认识加强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东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市地处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多发,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台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风暴潮等多种自然灾害时有侵袭。另外,我市在海上生产、消防管理等方面的风险隐患仍然存在,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把保障全市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做为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根据上级政府的要求,我市印发了《东港市人民政府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共制定专项预案20个,部门预案37个,重点企(事)业单位应急预案10件,基本覆盖了各类易突发公共事件的领域,初步形成了市应急预案框架体系。
在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个别地方和单位缺乏忧患意识、危机意识,没有真正把应急管理摆上应有位置。二是应急管理体制不健全,应急资源分散,相关机构和社会动员机制不完善。三是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应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待进一步普及和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要提高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必须坚持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落实和完善应急预案为基础,以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为目标,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健全体制,明确责任。各乡镇街、农场和各部门,一定要把应急管理摆上重要位置,把人力、财力、物力等公共资源,更多地用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二是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全力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工作,进一步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三是强化法治,依靠科技。要加快应急管理的制度建设,使应急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与此同时,要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能力,尽快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四是协同应对,快速反应。各乡镇街、农场和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同时按照市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政府统一指挥、各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应急管理工作格局。五是重在基层,全民参与。要在基层单位广泛宣传和普及公共安全知识、应急管理知识、灾害知识、防灾救灾和自救知识,提高群众参与应急管理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要在中小学开设公共安全课程,培养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增强他们遇险自救和保存自己生命的能力。
同志们,5月12日四川汶川地区的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坚持以人为本,果断决策,快速反应,不仅在国际社会赢得声誉,同时也为我们做好今后的应急管理工作,上了生动的一课。因此,我们在支援灾区人民的同时,一定要认真学习借鉴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努力提高我市处置和防范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构建和谐东港,促进全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