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全市上下按照全委会、人代会和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积极应对经济三期叠加新挑战,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机遇,在困境中深化改革,于逆势中爬坡过坎,经受住了经济新常态的重大考验,全市经济和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成功跻身全国百强县第49位。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014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0亿元,增长6%(按可比价计算)。其中:第一产业79亿元,增长4.8%;第二产业236亿元,增长6.7%;第三产业205亿元,增长5.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2:45.4:39.4。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77.5亿元,增长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7亿元,下降7%;农业总产值实现92亿元,增长5.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3.6亿元,增长12%;引进丹东域外内资实现110亿元;外贸出口总额实现6.6亿美元,增长3%。
(二)加快转型升级,三次产业创新驱动有所增强
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77个,金桥线缆、佰山(丹东)建材等15户企业获得“三百企业工程”表彰,新增规模以上企业8户。丰能工业、永明食品、康辰制药、东方高新金属4家企业获得省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0亿元,增长4%。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再生资源规模以上四大产业集群产值达到290亿元,同比增长3%。实施科技项目107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5亿元。新增丹东市级技术研发中心3家,辽宁弘光科技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我市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科技富民强县(市)示范市”。
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巩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9.1万亩,总产量52.5万吨。农业总产值实现92亿元,增长5.62%。水产品总产量31万吨,增长1.6%;水果总产量11.2万吨,增长12.3%;草莓总产量40万吨,增长140.9%;肉类总产量5.29万吨;禽蛋总产量5.18万吨;板栗总产量3万吨;造林面积1.19万亩。完成农建骨干工程81项,1288.4万立方米。新建各类农村饮水工程12处,解决2万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研发、引进推广应用新技术32项、新品种26个。培育丹东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9个,东港市级示范社6个。新增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户、丹东市级12户,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达到48.5%。
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共实施北黄海温泉度假村、十字街镇馨艺度假山庄、鸭绿江口国家湿地观鸟园等服务业项目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1个。东港中心商贸流通集聚区被评为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东港市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实施双增云电子项目,注册独立的水产品商城---鲜宝网,网上销售额可达到2000万元。东北亚国际商贸城一期已经竣工。围绕发展夜经济,形成以黄海大市场为中心的夜经济集聚区5个。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在建和筹建项目9个。獐岛村被评为“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旅游示范村;长山海边渔家和龙王庙红星山庄被授予省级二星级农家乐。全年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6.7亿元,增长20%。全市房地产开发和销售有所减缓,开发面积和销售额同比下降2.8%和45.1%。
(三)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发展活力不断提升
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7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29个,续建项目49个。宏达制药、佰山二期、澳镁阻燃剂等56个项目竣工投产。列入省政府重点督察项目共5个,计划总投资71.5亿元,全部开工建设,14年预计完成投资15.68亿元。列入丹东市签状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86.03亿元,目前全部实现开工建设,2014年完成投资44.15亿元,圆满完成2014年丹东市重点项目调度及目标考核任务。
(四)财税工作克难求稳,金融行业运行良好
积极探索合理有效的征管体制和增收途径,加强财源建设,依法治税理财,促进财税质量有所提升。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0.7亿元,下降7%。
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态势。积极开展银企对接,鼓励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14.5亿元,比年初增加36.5亿元,增长13.1%;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17.7亿元,比年初增加46.3亿元,增长27%;存贷比69.2%,比年初提高7.5个百分点。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家,上报筹建小贷公司2家。东方高新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启动“新三板”挂牌工作。目前,我市在辽宁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1户,在科技板挂牌企业4户。
(五)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取得实效
积极引导出口企业调整产品结构,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全力帮助解决出口环节中遇到的难题,全市外贸出口总量实现了持续增长,全年外贸出口总额实现 6.6亿美元,增长3 %。
大力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总体战略,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全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000 万美元。引进丹东域外内资110亿元。亚行、世行支持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客运站区域路网工程正在实施中。
(六)统筹城乡建设,城镇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实施中学街等3条市政道路建设;完成黄海大街、振兴街、兴工街三条主街部分段清淤工程;集中供热工程稳步推进,三级管网改造工程已全部完成;继续协调调峰热源建设,推进集中供热全覆盖;实施13个乡镇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县级以上公路大修工程30.8公里、农村公路新建及大中修工程189.5公里、海防路连接线工程52.9公里。
(七)经济发展注重生态化,节能减排取得成效
在项目引进上,重视对环境的影响,不以牺牲生态发展经济。同时加大对城乡环境的改造,开工建设东港市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城市垃圾收集运输系统和前阳污水处理厂改建工程。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减排比例分别为11.69%、7.85%、17.60%、15.54%。全年Pm2.5指数平均值29微克/立方米。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园区顺利通过国家环保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进口废物“圈区管理”联合验收,为下步运行打下基础。
(八)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加大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整治市容镇貌、陈旧小区综合整治等惠民实事。全年共招生13025人,其中:职业教育458人。2014年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样本校监测工作高质量完成。新建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幼儿入园率95.1%。
分层次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逐步建立,独立设置16个乡镇防保所。市中心医院、中医院启动实施了药品零差率销售工作。卫生和计生机构整合完毕,市中心医院易地扩建工程项目初步完成选址工作。全面启动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工作,计划生育率为99.94%。
新成立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新建(扩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7个,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切实做到应保尽保、按标施保。基本养老保险扩面1.19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5%,基金使用率达到95%,政府补助新农合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20元,人均筹资总额达到400元;失业保险覆盖面100%。实名制就业11937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3.7%,普惠制培训500人。
加强乡镇文化活动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新建综合便民服务中心、村民文化广场各10座。成功举办第十八届民间艺术节、送文化下乡演出等系列活动近20次。完成马家店后洼遗址道路工程和南岗头惨案旧址改建为抗日战争纪念馆工程。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东港有线数字电视网络骨干环网双向化改造工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5000户。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市)、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
二、20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5年,全市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市五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做好“十二五”规划收官工作,以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为抓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保持东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550亿元,增长6.5%;
——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增长6%;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3亿元,增长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亿元,增长10%;
——外贸出口总额6.93亿美元,增长5%;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16585元,增长7%。
三、2015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重点
(一)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按照国家、省、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和2015年深化改革工作要点,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解放和增强发展动力,破解发展瓶颈制约。一是坚持市场化改革,完善全民创业政策,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鼓励有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家庭农场向民营企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投身经济建设。二是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创新沿边、沿海开发机制,加大与即将建立的“中韩自贸区”对接,强化与央企、国企等区域合作,优化境外招商联络机构布局,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发展空间布局,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可持续发展模式。四是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落实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意见,有序开展公务用车、办公用房清理整顿工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网上审批、并联审批和容缺预审,提高服务效能。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行政执法体系,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五是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优化支出结构,规范政府投资监管体制,严格政府举债程序,逐步把政府性债务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大力引进各类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鼓励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加强金融稳定协调力度,防范金融风险。六是深化民生保障改革。积极推进教育、医药卫生、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治理、土地、户籍等领域改革。
(二)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投资快速增长
抓好重大项目投资。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确保项目快速、优质、有序推进。做好项目前期储备、筛选和包装,及时准确掌握动态,吃透国家相关政策,抢抓中省“十三五”规划前期调研的时机,争取更多项目挤进中省规划。
破解项目建设瓶颈。破解项目落地的资金、征地、拆迁、环评等难题,解决争取资金项目策划包装不足、争资项目源匮乏等问题。尽早谋划项目,加快策划包装储备,确保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争取资金工作不断档、后劲足、有成效。积极争取用地计划指标,大力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盘活存量土地,提高未利用地使用比例,推进节约集约用地,确保项目建设用地需求。
加大园区建设力度。明确各园区的产业定位,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围绕产业规划有目的、有重点的推进招商。抓好园区内投融资、产学研联、信息物流等平台和水、路、电、气、污水处理等配套建设,高度重视园区的区域环评争取工作,努力增强项目承载能力。全力支持园区申报和创建省、国家级园区品牌,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大对接争取力度。要努力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精心向上策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省计划盘子,确保在上级扶持项目和政策资金争取上实现更大突破。
(三)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
产业发展保质保量。完成农业总产值97亿元,增长5.4%。确保粮食总产量50万吨以上。发展“东港草莓品牌”,计划草莓总产量增长2.5%。积极发展精品养殖,加强现代海洋牧场建设,水产品总产量增长4.5%。大力推广水果新品种、新技术,产量增长2.6%。肉类总产量增长6%,禽蛋总产量增长1.13%。争取有10户企业进入规模企业行列;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户,使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5户,销售收入达到62亿元,农产品出口创汇达到4亿美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服务工作,在保量的基础上注重保质,深入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争取培育丹东市级示范社6个,市级示范社6个。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优势,围绕优质稻米、草莓、精品渔业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流转。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从事农产品精深加工。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健全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加快河道治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和保护性耕作等重点工程建设。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促进家庭农场规模经营。进一步获取扶持资金,鼓励农民、合作社、涉农企业新建、改造设施农业,引导农民将设施农业结构从普通竹木结构大棚向高标准结构大棚、“四位一体”温室、高新材料大棚等类型转变,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四)狠抓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特色优势工业快速发展
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工业经济结构优化和总量扩张为目标,发挥港城联动优势,推动工业全面升级。
搞好企业家培训和引导。增强新产品研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自主经营、有偿服务”的原则,探索开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提升机械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临港产业不断壮大。搞好承接沿海开发开放战略和政策,做好沿海乡镇工业园区和前阳、东港两个省级开发区布局规划和专项发展规划,切实做到规划与城镇建设、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相衔接。抓好规模企业培育,力争新增规模企业 5 户,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户。实现全市规模企业产值460亿元,增长3%;主营业务收入436亿元,增长2.1%。
(五)繁荣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物流业。启动前阳物流园区建设,2015年入驻物流企业达到5户。支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推进黄海水产品市场、东北亚国际商贸城等一批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市场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商务信用建设。
旅游业。依托海洋、海岛、海鲜、海鸟、海泉,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力度,推进完善鸭绿江口国家湿地观鸟园、海边渔家乐旅游集聚区、獐岛旅游示范景区、海鲜美食街区、海洋温泉度假村、生态特色旅游产业项目建设。完善旅游要素,丰富旅游市场,优化旅游线路,打造东北东部滨海旅游城市品牌形象。全年计划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5%,旅游综合收入同比增长18%。
金融服务业。吸引辽阳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来东港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鼓励优质企业在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和“新三板”市场挂牌融资;做好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化建设集合债券发行。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新增30亿元。
探索新型服务业态。规范促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重点抓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推动重点行业和民生领域电子商务应用,实现电商交易额增长20%。继续推进黄海大市场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实现电商交易额5000万元。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发展。
(六)加快城镇建设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
扩大中心城区规模。依托土房南城中村改造、西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客运站区域路网工程,城北火车站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全面扩大城区空间。加大市政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公共交通枢纽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房地产调控,引领房地产向多元化、高端化发展,积极发展工业地产、商业地产和公益地产,打造一批开发规模大、建设品位高、外观形象独具特色、物业管理到位的商品住宅小区。全年城乡房地产开发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
加强新市镇、中心村建设。加大前阳镇,长山、北井子新市镇,十字街、马家店等特色小城镇建设力度。完成17.1公里疏港高速公路动迁占和路基工程、鹤大线北井子至椅圈段11.6公里改扩建工程、滨海公路古沟至兴隆山段38.6公里路面中修工程;完成农村公路一事一议新建工程120公里、农村公路大、中修工程80公里;完成小甸子客运站续建工程和獐岛码头续建工程。进一步加强县域内路网建设,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加强路、供排水、电、通讯、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小城镇综合服务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强化城乡建设管理。提升城乡科学规划水平,依法依规严格执行规划管理。完善城市管理体系,探索建设“智慧城市”的途径,在建设中充分考虑预留空间。开展以城乡结合部整治、市容市貌整治、违章建筑清理、农村街路乱堆乱放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活动,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
(七)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抓好“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工作,打造生态经济,促进企业升级转型和结构调整。研发引进农业新技术18项,新品种7个,农业先进技术覆盖率达96%以上,良种普及率力争达100%;抓好“国家科技富民强市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后续工作的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都要有突破。在新材料、新能源、海水养殖、种子繁育、装备机械、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重点领域,争取实施各级科技项目50项。全年申报专利110件,其中发明专利申报量达到60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到190亿元,增加值达到42亿元。
推进教育、体育事业发展。全面完成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任务。完成龙王庙中心幼儿园等四所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前阳中学等两所中学实验楼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危房和校舍维修工作。2015年职业教育计划招生500人,高中计划招生3600人,初中计划招生5900人,小学计划招生3300人。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市中心医院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加快推进在乡(镇)、村两级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实行零差率销售。推进中心医院异地扩建等工程,加快实施村标准化卫生所建设任务。探索将乡镇防保机构和乡镇计生服务机构进行整合,争取2015年年底前每个乡镇都成立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计生服务机构。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继续做好“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强医院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卫生信息资源共享。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卫生监督执法,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深入开展孕前优生优育免费健康检查,计划生育率达到99%以上。
加强劳动就业工作。争创“创业型”县区,把促进就业放在更加优先的位置,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认真落实创业、就业各项扶持政策,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实名制就业9000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普惠制培训300人以上。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基本养老保险扩面3000人以上,基本医疗保险扩面2000人以上,新农合参合率达到常住人口99.5%以上,失业保险覆盖面100%。完善城乡社会救助服务体系,强化社会化养老服务,加强敬老院和社区日照料室建设,龙王庙区域中心敬老院力争年底投入使用。
发展文化、广电事业。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成7个社区书屋建设任务。全面做好我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维修改造东港市博物馆,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设施配套项目建设。继续推进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新增有线电视用户4000户。继续实施东港有线电视网络双向化改造工程,开通高清有线电视节目。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改善生产生活环境
继续强化节能减排工作。严格执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措施,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发展。推进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广和发展节水技术、利废新型建筑材料。加强农村污染源和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管控,全面铺开农村养殖企业污染减排工作。氨氮、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及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达到上级控制标准。加快推进“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完成区域性大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建设目标。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建友好型生态环境体系,以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生活垃圾、农作物垃圾治理和环境污染整治,推进农村垃圾集中点工程建设。争取新农、椅圈等乡镇垃圾填埋场开工建设,为城镇化建设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