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与群众的感情问题,首先党员干部要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弄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搞明白自己是当官做老爷、还是俯身当公仆?如果总把自己当成“官”,以为当了干部就该有特权、有“油水”,为群众多干些事就是一种“恩赐”,那只会与群众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走到对立面。
干部对群众的感情,不会凭空而来,只能从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中来,感受群众的疾苦,设身处地想想群众的呼声,就会多几分“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民生情怀。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考察调研,回到了他47年前插队的梁家河村看望乡亲们,他亲切地喊着父老乡亲的名字,走家串户,嘘寒问暖,同大家深情回忆当年的生产生活场景,一起展望全面小康的美好前景,自己掏钱给每户人家送去年货,一举一动都流露出与百姓的鱼水情深,令人深受感动,深受教育。
实践证明,中国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归根结底,靠的是从革命领袖到普通党员都能与群众同甘共苦。临汾战役“26万副门板”的感人故事、“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沂蒙精神,淮海战役的胜利是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都生动诠释了这种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强大力量,和群众心连心才能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从严治党新常态,改进作风新常态,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上。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李淑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