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砥砺奋进、全面进取,各领域成绩斐然,即日起本刊开设专栏,浓墨重彩展示五年来我市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举措和成就亮点,讲述东港故事,传播东港声音,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
希望的田野绘就壮美画卷
回望风雨五年,“国家级出口草莓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一个个称号、一项项荣誉,无不让人心潮澎湃。
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不利影响,我市农业始终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连续五年突破50万吨,实现粮食产量“六连丰”,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振兴农业、繁荣农村、造福农民的美好愿景,正在我市变成生动的实践。
夯实现代农业底盘
粮食生产是传统农业产业,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我市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为重点,推动粮食生产向着“提质、增效”迈进。
每年年初印制数万份《水稻、玉米优良品种推荐公告》免费向农民发放已经成为我市农业工作的一项传统内容,为了指导农户科学种田,市农经局还组织科技人员成立服务“三农”工作队,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农业知识。结合国家级粮油高产创建示范区项目和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我市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技术推广力度,2012—2015年,共建设水稻示范片62个;2016年成功开展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县建设工作,打造了12个核心示范区,并与沈阳农业大学合作,共试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50余项。2012—2016年,我市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突破50万吨,实现粮食产量“六连丰”。
打造农业产业优势区域
平坦的地势、肥沃的土质、四季分明的气候,发展现代农业,我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2015年1月22日,我市上榜农业部认定的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名单。围绕示范区建设,我市立足发展水稻、草莓、蔬菜、水果等优势产业,实施示范区建设项目126个。
“一县一业”是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借此东风,我市积极创建国家级辽宁东港现代草莓产业园,探索“东港草莓”地理标识的有效使用方式,把草莓产业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2013年,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正式建成,同时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和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的技术推广和培训,我市草莓的栽培技术、单位产量和品质都居于全国领先水平。2016年,全市草莓种植面积达19万亩,实现产量47万吨,产值49亿元。加上草莓电商和微商的快速发展,农民年人均草莓收入超过9000元,全市有9万户农民、2000多名经纪人以及百余家企业从事草莓生产、加工和商贸。我市在草莓产业方面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2016年12月,我市更是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草莓文化节。文化节上,东港草莓获得了46枚金奖、59枚银奖,辽宁草莓科学技术研究院获得“长城杯”奖。“东港草莓”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达63.61亿元。
适度规模经营成趋势
“嫩芽需要培土,火种更需添柴”,站在战略转型期,农业农村发展亟需增添新动能。积极引导和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鼓励农民开展土地合作、入股、流转等,逐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才能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
为此,我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指导、服务工作,做好专业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申报,扶持规模适度的合作社、家庭农场。2012—2016年,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36家,目前全市合作社已发展到1159家;2013年开始培育家庭农场,全市工商注册家庭农场436家,农业部门登记备案的家庭农场98家。五年来,全市评选部级示范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合作社14家、丹东市级示范合作社28家,省级家庭农场5家、丹东市级家庭农场21家。
农业产业向绿色健康方向发展
有人感慨,农产品越来越丰富了;也有人担忧,吃得是否放心?为了保证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绿色健康,我市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
首先,从源头入手。2012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实行农药备案制度,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有关规定。随后,逐步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大力推广化肥减施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强病虫害防控能力建设,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
2014年,市农经局增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由市海洋与渔业局、粮食局和农经局的检测机构整合而成的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也正式组建成立,同时,各乡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村配备协助员,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逐步完善。2015年,市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取得“双认证”资质。五年来,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并于2016年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跳出农业做文章
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的跨越,必须在农业与工业之间、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农业产业化经营,便是这样的一座“桥”。随着近年来产业融合发展,我市以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重点,紧紧依托优势农产品资源,大力发展高品质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实现由简单粗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141家,“广天罐头”“渔之郎”“海御王”……一大批东港农产品品牌声名鹊起。
唱响“田园牧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好戏连台。我市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与非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挖掘农业观光、休闲、生态价值,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民俗风情、观光旅游有机结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北井子镇獐岛村、丹东馨艺度假山庄、海边渔家等乡村旅游品牌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北井子镇獐岛村、海边渔家还分别成功申报“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单位”,我市正逐步探索出一条“大农业”与“大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黄 超 王荣洁)